本报讯“建筑如人,会‘咳嗽’也会‘生病’,这时我们就可以显身手了......”11月7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建构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在这一行业盛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加固、灾损处理、托换等技术展开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延长寿命等于节约资源
由于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常常致使各类建构物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据粗略统计,我国建构物设计寿命为50—70年,而目前平均寿命仅为30年左右,许多建构物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和拆除。对此,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陈之泉呼吁,“我们的城市建设速度请不要那么‘快’,而要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延长1倍资源就相应地节约1倍。
此外,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对已有的工业与民用建构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移位、建筑改造扩建和加固等工程正在逐年增加。因此,当别的行业把目光聚焦在新建工程上时,建构物改造与病害处理行业则专注在既有建构物的改造加固和病害处理工程领域。作为该行业的学科带头人,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唐业清对记者感慨说,“这是保护社会财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减灾救灾的一项具有无限前途的事业。”
向住房要面积
您是不是还在为“房子太小”,“客厅不够大”而烦恼?不用愁,通过对建筑物的改造可以解决这个烦忧。据唐业清教授介绍,利用目前成熟的改造技术,完全可以把房子变大,客厅变宽。早在1983年,他就提出了“向空中要住房,向旧房要面积”的观点。他提倡对既有建筑不要一拆了之。
唐业清教授说,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已经突飞猛进。旧建筑的增层、纠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拿房屋纠倾来说,成本只需新建的25%。更令人称奇的是,房子居然也可以“搬家”,搬家成本是兴建的25~40%。
在许多10、20年的旧居民小区,由于没有地下停车库,停车难成为业主和小区物业最棘手的问题。中国房屋增层改造研究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岩土工程研究所博士后崔江余大胆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小区下面建设地下车库。崔江余表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旧楼房完全可以向“下”向“两边”发展。
当地铁遇上房子
在许多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铁建设已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40多个城市在筹建或规划中。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一方面建筑物不断增多,各大城市建筑群、商业区、居民区已建成,另一方面修建地铁须选择通过人流较大、较集中的区域。因此,地铁必须穿越居民区、商业区与大型商场、写字楼,地下穿越与连接是当今修建地铁的特点。
因此,建筑物的托换、立交桥的托换及对影响区域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加固、结构加固等技术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得到运用。据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如军介绍,目前地铁托换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中还处在探索与应用阶段,随着地铁工程托换施工的增多、技术不断的进步、托换技术将会进一步成熟和发展。据悉,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今年7月批准的《建筑物托换技术规程》正在编写中,预计明年5月完成,该规程的颁布和使用将进一步推动地铁工程托换技术的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台实防水补强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承办。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和广东省公路协会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