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修建和运营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梁体不同部位出现龟裂、横向、纵向和斜向裂缝。裂缝一旦出现,轻则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重则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甚至危及结构的安全,值得予以重视,并应弄清裂缝产生的原因,首先采取措施预防裂缝发生,一旦裂缝发生,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及时的观察监测和处理理,以保证桥梁的安全和耐久性能。
一、桥梁裂缝成因及分类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骨料等组成的材料,在其硬化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气穴、微孔和微观裂纹。构件受力后,微孔和微观裂纹逐渐联通、扩展,形成宏观裂纹。
而混凝土桥梁裂缝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荷载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施工工艺质量等。
1.1 荷载引起的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施工机具、材料堆放不合理:预制结构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当,造成结构受力不合理: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 ,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1.2 温度裂缝
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因此产生的裂缝。如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很大,当混凝土因降温的收缩变形受到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垫层的约束时,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约束裂缝。骤然降温,水化热,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
1.3 收缩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的现象。由于混凝土表层的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
1.4 沉降裂缝
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地质勘察精度不够、试验资料不准。在没有充分掌握地质情况就设计、施工,这是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比如丘陵区或山岭区桥梁,勘察时钻孔间距太远,而地基岩面起伏又大,勘察报告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
1.5 施工工艺质量
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拆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层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裂缝的分类除了按照上诉的原因分类外,还可以根据裂缝的位置分为:垂直裂缝、纵向裂缝以及斜裂缝。
二、裂缝对结构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 宽度小于或等于0.05mm的裂缝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且微细裂缝在混凝土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计算理论中,除对裂缝有严格要求的构件外,一般结构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但是混凝土裂缝过宽对结构有较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冰冻的影响。混凝土有了裂缝,水就能渗入,即使渗得不很深,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水分就会结成冰,冰体膨胀会导致沿裂缝边缘的散裂,而冻融循环重复一次,这种散裂现象就会发生一次,这样裂缝将逐渐加宽。
第二,钢筋锈蚀。一旦水分或有腐蚀的气体到达钢筋,锈蚀就会开始。锈蚀削减了钢筋的受力截面积,铁锈膨胀,致使混凝土裂缝继续扩展,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 。
第三,降低结构的承载力。由于钢筋腐蚀截面削减和混凝土裂缝使有效高度削弱,使构件承载力有所降低。
第四,加快混凝土碳化剥落,降低抗疲劳能力,影响结构耐久性。
第五,损坏表面性能,如美观等。
如上所述,在混凝土中微细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也无多大危害,而宽度较大的裂缝又危害甚大,所以裂缝的预防和已有裂缝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3.1 结构本身受力影响不大或暂没有较大影响者主要采用表面封闭修补法: 主要是采用砂浆填缝、裂缝胶注胶补强(例如卡本封缝胶CCSR-A/B)、凿槽嵌补、表面喷浆等。
3.2 结构暂时没有影响而长期因雨水、气体侵蚀而对结构有较大影响的多采用压力灌浆法来修补,即将某种浆液( 如水泥浆、环氧树脂浆液等例如卡本裂缝胶CBFR-A/B) 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灌入结构内部裂缝中去,以达到封闭裂缝,恢复并提高结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
3.3 对结构危害较大的裂缝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钢板粘贴补强法、碳布粘贴补强法、增加梁体截面尺寸补强法、预应力加固法(例如卡本预应力碳板加固系统)等。
文章来源:网络